对话张勇:幸运的是,你睡觉也得睁着眼
最终还是回到我们的客户,回到消费者,能够让客户满意就好了,而不是让别人满意。商业的发展,某种程度上竞是手段,你的目的是创造价值,让商业进步,对用户买单。企业活着不是为了竞争,企业活着是为了发展、为了创造。 CE:前一段时间有篇文章《腾讯没有梦想》,指出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先不管这篇文章说的对不对,作为腾讯势均力敌的对手,阿里有没有这样的倾向? 张勇:一个企业还是要以愿景、使命、价值观驱动,阿里一直坚持这个。当然在不同的时代,愿景、使命、价值观的方式会不同。梦想对阿里是最重要的。你必须要有梦想,埋着头走路肯定不行。 一个企业要有梦想,leader就得有梦想,leader没有梦想,很难想象企业会有梦想。 那篇文章和引发的讨论,我也看了,对于阿里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多一些这样的思考,是非常有利的。 CE:有些人认为,AT两强争霸这种格局不利于中国互联网的创新,你觉得呢? 张勇:关键是我们是谈自己家里的创新,还是说我们在世界大舞台上的创新。我认为今天全世界数字经济的发展是不分国界的,竞争也是不分国界的,发展是共通的,商业是共通的。在这里边已经出现了几个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平台公司。 核心是我们怎么面向未来,怎么面向世界,而不是在家里关起门称王称霸。今天机会无处不在,现在那么多独角兽。随着商业发展,未来一定不会只有AT,一定会出现新一代的阿里巴巴,新一代的腾讯。 CE:阿里巴巴会容忍新一代的AT出现吗? 张勇:这不是你容忍不容忍的问题,也不是你愿意不愿意的问题。 CE:腾讯和今日头条开战,阿里面对类似的对手,态度会跟腾讯一样吗? 张勇:首先还是要看为什么人家能做到,你没有做到。要向竞争对手学习。你可以心态很自信、自负,但是必须要向对手学习。第二还是要创造性的工作。靠扼杀是杀死不了创新的,毕竟这个世界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世界还是多元化的。我觉得这个同样对阿里适用,我喜欢说一句话——如果我们不杀死自己,就会被敌人杀死。 你要抱有杀死自己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前提,是要把自己投进去,也许就化为灰烬了,也许就是涅槃重生。到处都是不确定性,但是你往后走,一定是这样的。 CE:王兴曾经说,“如果阿里更有底线一些,我会更尊敬他们”,你怎么看王兴这个说法? 张勇:我跟王兴交际不多。如果有机会——也许不是现在,现在还不合适——可能将来大家老了,坐下来喝杯小酒的时候,可以聊一聊。 我自己觉得,王兴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能够走到今天,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我曾经非常希望能够跟美团合作好,但后来发觉,这就跟谈朋友一样,你错过了这个点,可能缘分就没有了。 CE:如果有可能,你们还会合作吗? 张勇:我不知道,who knows?你不要去定义谁,从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放到一个商业游戏里边看,就是这么回事。 CE:刚才说到朋友和敌人,互联网圈里面有谁是阿里的敌人呢? 张勇:我从来不把别人看成敌人。所谓敌人是不共戴天,以命相搏,你死我活的。今天我们的工作和使命是创造,而不是去毁灭。这才是我们做事的真正意义,只有这样才会有乐趣,我不觉得毁灭别人会有乐趣,这是我的观点。一定是去创造,你才会有乐趣,正因为有乐趣,你才会有创造的可能性。 CE:有谁是阿里的朋友? 张勇:这就像个人交朋友一样,你说朋友有很多,但是知心的有几个?有很多人可以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合作,但一定只有少数那么几个朋友,大家是发自内心的交流。有些人喜欢高朋满座,我比较喜欢清静。 CE:2017年乌镇饭局上马化腾身边高朋满座,阿里和马云似乎被孤立了,那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张勇:我觉得挺荒诞的。吃饭不荒诞,但有人把那张照片搞出来就荒诞了。大家在一起聚一下,吃一顿饭很正常,没有必要把它做成这么一个局。 CE:2018年TMD先后把桌子掀翻了。 张勇:没有这顿饭也会吵翻的,有这顿饭也会吵翻。共同坚信的纽带如果不强,(掀翻桌子是必然的),不是因为这件事情,就会因为那件事情,跟做人是一样的。 春节大家三亲六戚坐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突然有一天老人去世了,就开始分房子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个社会百态大家见得太多了。 CE:刚才说到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还有一句话——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最近头条和腾讯战火升级,阿里和头条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张勇:我们一直在合作,他们没吵起来时就在合作。在80后这一批企业家中,张一鸣还是不错的一个。 CE:张一鸣的性格跟你挺像,都是冷静温和,像个AI。 张勇:我比他大,跟他比我太老了。他能把企业在这么短的时间带到这个高度,同时产品创新力十足,确实不容易,值得我们学习。一个企业做一个好产品不难,难的是短时间持续创新。这需要很深刻的洞察力,以及果断。 果断非常重要。有的时候作为leader真的是要All in的,就像打德州扑克一样,不会All in,是打不好牌的。你必须要在关键时刻All in,但是All in一定有不确定性,要么输得倾家荡产,那么就能够赢得很大。 关于管理和文化 CEO不是一个manager,一定要因为你而让这个企业有所不同。 CE:阿里体量不断膨胀,现在是5000亿市值,以后可能上万亿,但是你的管理半径是有限度的,未来是不是有可能发生无法有效管理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隐患? 张勇:大公司要做小,整个机制还是要做小。我们在选择leader上面非常用心。 这几年每年都要做一些岗位调整,有些变化非常重大,就是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靠一个人管肯定不行,靠几个人也不行,是靠一群人,各司其职,但心灵相通。 你的管理半径和知识半径,确实是需要去调整极限的,一个人再怎么能耐也做不到全知全能,肯定有越来越多不懂的东西。但对一个leader来讲,核心问题不是他有多懂,最重要的是,首先心意要相通,第二是用人能力和学习能力。现在不懂不要紧,半年以后,你不是就比现在懂点儿了。 CE:你对下属经常“捅三刀”,就是抓住细节追问,现在阿里规模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多,你还捅得过来吗? 张勇:不停地在改变,捅三刀也不是对谁都捅,很多人我现在很久不捅了。 CE:现在你经常捅什么样的人? (编辑:南京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