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站VIP“一直收钱一直坑”,底气何在?
(原标题:马上评丨视频网站VIP“一直收钱一直坑”,底气何在?) 澎湃特约评论员 毕舸 同样的VIP会员,用iPhone充值比安卓手机贵;花钱购买VIP本想免除广告之扰,然而广告似乎一个都不见少;买了VIP会员,还单独买了下载片源或音乐,可是VIP过期后,购买的下载资源也不能观看……据媒体报道,类似的“VIP”只收费不服务现象还有不少。 也因此,4月8日,浙江省消保委约谈了爱奇艺、腾讯视频等11家音视频平台,指出它们存在广告特权描述不清,涉嫌虚假宣传;默认勾选自动续费,开通容易取消难;增设收费项目等问题。但目前看来,用户的痛点仍然无法解决。 重收费不重服务的“VIP”侵犯了消费者权益。然而视频平台明知用户不满,也面临舆论监督和消保委约谈的外部压力,却没有实质性改进动作。原因恐怕有二。 一来,前几年为了争夺视频风口,各大视频平台投入巨大,动辄数十亿的亏损。长期的亏损显然不符合商业规律,视频平台必须向投资人做出交代。而在视频平台眼中,仅靠“VIP”单次收费无法填补投入缺口,需要设计更多的增收路径,这就让用户发现,所谓的“VIP”权益变成了视频平台的单方面解释权。 而更为关键的问题则是,消费者群体在与视频平台的博弈中处于明显弱势。近年来,视频行业的集中效应日趋明显,几个头部视频平台掌控着绝大多数视频内容资源。这就意味着,一旦头部视频平台不断寻求更多利益回报,消费者除非放弃视频内容消费需求,是难以说“不”的。 对于消费者而言,虽然花钱购买“VIP”的服务质量不佳,但如果不充值购买,也就与优质视频内容供给无缘。 也因此,抱怨归抱怨,头部视频平台的用户仍然咬着牙买单,这又间接助长了视频平台的“底气”。从经济人理性的角度来看,只要企业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之和小于经济收益,其行为就不会更改。 对于视频平台“VIP”重收费不重服务,也有用户愤起抗争,比如去年网络剧《庆余年》大热,腾讯视频、爱奇艺两家视频平台手牵手开启“超前点播”服务,律师吴声威、林健起诉爱奇艺与腾讯,要求两家视频网站确认VIP会员服务协议下的多条条款。但这一维权案例尚无下文。而对普通用户来说,维权所付出的时间、精力等成本与预期赔偿不成比例,也就不可能形成集体诉讼现象。 面对消费者自行维权难的现实困境,还需制度救济。比如包括浙江省消保委在内的各地消保委,可以代消费者发起公益诉讼,让视频平台的违法违规成本大幅度上升,有效遏制其把“VIP”变成乱收费的冲动。
(编辑:南京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