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单机数据库优化的践行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12-20 10:59:27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互联网
导读:MySQL 单机数据库优化的实践有哪些,相信很多没有经验的人对此束手无策,为此本文总结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通过这篇文章希望你能解决这个问题。 数据库优化有很多可以讲,按照支撑的数据量来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单机数据库和分库分表,前者一般可
MySQL 单机数据库优化的实践有哪些,相信很多没有经验的人对此束手无策,为此本文总结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通过这篇文章希望你能解决这个问题。 数据库优化有很多可以讲,按照支撑的数据量来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单机数据库和分库分表,前者一般可以支撑500W或者10G以内的数据,超过这个值则需要考虑分库分表。另外,一般大企业面试往往会从单机数据库问起,一步一步问到分库分表,中间会穿插很多数据库优化的问题。小编试图描述单机数据库优化的一些实践,数据库基于mysql,如有不合理的地方,欢迎指正。 1、表结构优化 在开始做一个应用的时候,数据库的表结构设计往往会影响应用后期的性能,特别是用户量上来了以后的性能。因此,表结构优化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 1.1、字符集 一般来说尽量选择UTF-8,虽然在存中午的时候GBK比UTF-8使用的存储空间少,但是UTF-8兼容各国语言,其实我们不必为了这点存储空间而牺牲了扩展性。事实上,后期如果要从GBK转为UTF-8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高的,需要进行数据迁移,而存储空间完全可以用花钱扩充硬盘来解决。 1.2、主键 在使用mysql的innodb的时候,innodb的底层存储模型是B+树,它使用主键作为聚簇索引,使用插入的数据作为叶子节点,通过主键可以很快找到叶子节点,从而快速获取记录。因此在设计表的时候需要增加一个主键,而且最好要自增。因为自增主键可以让插入的数据按主键顺序插入到底层的B+树的叶子节点中,由于是按序的,这种插入几乎不需要去移动已有的其它数据,所以插入效率很高。如果主键不是自增的,那么每次主键的值近似随机,这时候就有可能需要移动大量数据来保证B+树的特性,增加了不必要的开销。 1.3、字段 1.3.1、建了索引的字段必须加上not null约束,并且设置default值 1.3.2、不建议使用float、double来存小数,防止精度损失,建议使用decimal 1.3.3、不建议使用Text/blob来保存大量数据,因为对大文本的读写会造成比较大的I/O开销,同时占用mysql的缓存,高并发下会极大的降低数据库的吞吐量,建议将大文本数据保存在专门的文件存储系统中,mysql中只保存这个文件的访问地址,比如博客文章可以保存在文件中,mysql中只保存文件的相对地址。 1.3.4、varchar类型长度建议不要超过8K。 1.3.5、时间类型建议使用Datetime,不要使用timestamp,虽然Datetime占用8个字节,而timestamp只占用4个字节,但是后者要保证非空,而且后者是对时区敏感的。 2、SQL优化 一般来说sql就那么几种:基本的增删改查,分页查询,范围查询,模糊搜索,多表连接 2.1、基本查询 一般查询需要走索引,如果没有索引建议修改查询,把有索引的那个字段加上,如果由于业务场景没法使用这个字段,那么需要看这个查询调用量大不大,如果大,比如每天调用10W+,这就需要新增索引,如果不大,比如每天调用100+,则可以考虑保持原样。另外,select * 尽量少用,用到什么字段就在sql语句中加什么,不必要的字段就别查了,浪费I/O和内存空间。 2.2、高效分页 limit m,n其实质就是先执行limit m+n,然后从第m行取n行,这样当limit翻页越往后翻m越大,性能越低。比如 select * from A limit 100000,10,这种sql语句的性能是很差的,建议改成下面的版本: selec id,name,age from A where id >=(select id from A limit 100000,1) limit 10 2.3、范围查询 范围查询包括between、大于、小于以及in。Mysql中的in查询的条件有数量的限制,若数量较小可以走索引查询,若数量较大,就成了全表扫描了。而between、大于、小于等,这些查询不会走索引,所以尽量放在走索引的查询条件之后。 3、数据库连接池优化 数据库连接池本质上是一种缓存,它是一种抗高并发的手段。数据库连接池优化主要是对参数进行优化,一般我们使用DBCP连接池,它的具体参数如下: 3.1 initialSize 初始连接数,这里的初始指的是第一次getConnection的时候,而不是应用启动的时候。初始值可以设置为并发量的历史平均值 3.2、minIdle 最小保留的空闲连接数。DBCP会在后台开启一个回收空闲连接的线程,当该线程进行空闲连接回收的时候,会保留minIdle个连接数。一般设置为5,并发量实在很小可以设置为1. 3.3、maxIdle 最大保留的空闲连接数,按照业务并发高峰设置。比如并发高峰为20,那么当高峰过去后,这些连接不会马上被回收,如果过一小段时间又来一个高峰,那么连接池就可以复用这些空闲连接而不需要频繁创建和关闭连接。 3.4、maxActive 最大活跃连接数,按照可以接受的并发极值设置。比如单机并发量可接受的极值是100,那么这个maxActive设置成100后,就只能同时为100个请求服务,多余的请求会在最大等待时间之后被抛弃。这个值必须设置,可以防止恶意的并发攻击,保护数据库。 3.5、maxWait 获取连接的最大等待时间,建议设置的短一点,比如3s,这样可以让请求快速失败,因为一个请求在等待获取连接的时候,线程是不可以被释放的,而单机的线程并发量是有限的,如果这个时间设置的过长,比如网上建议的60s,那么这个线程在这60s内是无法被释放的,只要这种请求一多,应用的可用线程就少了,服务就变得不可用了。 3.6、minEvictableIdleTimeMillis 连接保持空闲而不被回收的时间,默认30分钟。 3.7、validationQuery 用于检测连接是否有效的sql语句,一般是一条简单的sql,建议设置 3.8、testOnBorrow 申请连接的时候对连接进行检测,不建议开启,严重影响性能 (编辑:南京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