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方法,让营销创意更有意义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营销一定要有策略性,其实策略的本质并不是发挥更好的创意,策略的本质意义在于:让付出的努力更有价值。 “这句广告明显缺少创意”, “没有创意,怎么打动消费者?” …… 于是,为了领导口中的“创意”,无数文案人绞尽脑汁。 …… 然而,最终创意可能感动了领导,却始终无法感动用户。 ……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品牌为什么需要创意?在如今消费者注意力极度稀缺的商业环境下,“抢夺用户注意力,吸引眼球”,无疑成了无数品牌商更加关注的环节。 于是,我们看到了无数脑洞大开的广告创意。 比如前段时间的美团小票文案: 看了这则文案,相信你的感觉和我一样:文案形式很有创意,但感觉哪里怪怪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日常的餐饮小票很平凡枯燥,而美团却加入了文案的创意,为什么却感觉怪怪的?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创意形式并没有给消费者提供任何使用美团的理由,为美团持续积累品牌资产。 而如果将类似的文案形式放在另外一个产品上,这种异样的感觉就会消失: 为什么会这样呢? nick曾不止一次的提到过,文案的目的,是给用户一个选择你产品的理由。 其中“理由”可以是: 将品牌信息植入消费者记忆,让用户在下次优先选择你的品牌;击中消费者痛点,促使用户选择;绑定某个场景,在特定情形下激发品牌记忆。…… 比如说上面味全果汁的文案瓶,通过无数场景的植入,给消费者提供了喝果汁的理由,并坚持这种独特的文案瓶形式,形成了属于自身品牌的独特符号。 而美团小票文案的出现,并没有给我们提供任何选择美团的理由。 或者我们可以假设:如果美团早期就以小票文案的形式出现,并坚持这种独特的营销形式,形成自己的品牌符号,那么这样也可以将品牌信息成功的植入消费者记忆。 很可惜,这些都没有。 所以,营销创意的发挥,一定要为品牌持续塑造竞争优势,持续积累品牌资产。 说了这么多,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是否存在有迹可循的路径? nick认为,基于积累品牌资产的核心原则,营销创意的发挥有以下三点思考路径: 创意是否符合品牌定位?创意是否绑定了场景,植入消费者记忆?创意是否从营销形式上,形成独特的品牌符号?1.创意是否符合品牌定位?对于大部分营销人来说,创意并不难构思,难的是如何关联品牌。 nick曾经在文章中说过,文案想要打动消费者,一定要有“冲突”,即我们经常提到的“消费者洞察”。然而,无数营销人仅仅记住了前半部分——寻找“消费者洞察”。却忘了同等重要的后半部分——“关联品牌”。 于是,我们看到了无数广告创意在传播之后,消费者仅仅记住了创意,却没有加强任何对品牌的认知。 比如滴滴最近的一则广告:滴滴邀请泰国神级导演拍了个广告,不标题党的说:我连看了3遍 广告内容很有创意,通过对中国式相亲的“洞察”,唤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然而,这种洞察并不能和滴滴想要表达的产品属性“审查严格”建立任何的关联。 所以,当广告传播之后,最终除了对广告创意本身的记忆,用户并没有加强对滴滴“审查严格”这一特点的认知。 正如“盈利”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广告的最终意义一定是增加产品销量。 所以,将广告创意关联品牌,并影响用户感受,促进最终产品的销量,是营销成功的阶梯。 而很多成功的营销案例,就是成功的跨越了“创意”到“品牌”的阶梯。 比如这个描述长城葡萄酒的文案: 三毫米, 瓶壁外面到里面的距离, 一颗葡萄到一瓶好酒之间的距离。 不是每颗葡萄, 都有资格踏上这三毫米的旅程。 它必是葡园中的贵族 占据区区几平方公里的沙烁土地 坡地的方位像为它精心计量过, 刚好能迎上远道而来的季风。 它小时候,没遇到一场霜冻和冷雨 旺盛的青春期,碰上了十几年最好的太阳 临近成熟,没有雨水冲淡它酝酿已久的糖份 甚至山雀也从未打它的主意。 摘了三十五年葡萄的老工人, 耐心地等到糖份和酸度完全平衡的一刻才把它摘下 酒庄里最德高望重的酿酒师, 每个环节都要亲手控制,小心翼翼。 而现在,一切光环都被隔绝在外。 黑暗、潮湿的地窖里, 葡萄要完成最后三毫米的推进。 天堂并非遥不可及, 再走十年而已。 这则文案,将“葡萄”拟人化,在发挥创意的同时,很完美的关联了品牌的定位。 “三毫米的旅程,一颗好葡萄要走十年”,事实、数据、产品的信息和卖点,品牌的理念和气质,甚至意境、情感,一句话就表现出来了,读起来就像是在品闻一杯红酒,唇齿留香。 在创意之后任然能够让我们记住品牌想要表达的定位信息。 所以,当我们游走在创意的道路上,寻找消费者洞察时,一定不要忘记了后半部分——将“创意”关联“品牌” 2.创意是否绑定了场景,植入消费者记忆?“定位”理论告诉了我们:品牌之间的竞争,不是关于市场份额的竞争,而是对用户心智的竞争。对于企业成果的定义,要从用户的心智中寻找答案。 然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定义企业成果,不再是仅仅从消费者的认知中定义,而是从用户的手机桌面定义。 对于无数互联网产品、自媒体创业者,抢占用户的手机桌面、公众号位置,往往就意味着抢占了用户的认知,然后通过绑定某种使用场景,在特定的场景下激发消费者使用。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在pc互联网占据主流的时代,产品文案一般会这么写: 看新闻,上新浪搜索用百度随时随地,想淘就淘这些文案,仅仅指出了产品功能,至于你在什么场景下使用这种功能,文案无需涉及,因为在过去,用户在电脑前的使用场景都是固定的。 然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却看到了这样的文案: 跑步健身,就听喜玛拉雅购物之前上半糖路上一键免流量播放这些文案,通过对使用场景的绑定,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用户需要用我们的产品完成什么任务? 因为对于用户来说,从pc端解放之后,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使用场景,可以出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文案需要描绘场景,让用户在处于文案所描述的情景时,能够产生对品牌的联想和需求。 其实,品牌对场景的需求一直存在,只是移动互联网特殊的性质将这种需求放大了。在其他行业,绑定场景同样十分重要。 比如宜家为自己的落地灯写的产品文案: (编辑:南京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