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南京站长网 (https://www.025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营销 > 经营推广 > 正文

未来宇航牛旼:商业航天泡沫不够大 还需更多资本推动

发布时间:2019-05-12 22:29:02 所属栏目:经营推广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导读:副标题#e# 中国商业航天百家争鸣。据了解,目前中国从事运载火箭制造的商业企业有49家,41家为民营企业。微纳卫星合计发射76颗,商业公司占44.3%。在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上,行业主管、商业航天企业、相关专家甚至国家队集聚一堂探讨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中国商业航天百家争鸣。据了解,目前中国从事运载火箭制造的商业企业有49家,41家为民营企业。微纳卫星合计发射76颗,商业公司占44.3%。在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上,行业主管、商业航天企业、相关专家甚至国家队集聚一堂探讨商业航天的未来。

未来宇航牛旼:商业航天泡沫不够大 还需更多资本推动

未来宇航研究院创始人牛旼在此期间接受了网易科技的专访。牛旼认为2015年是商业航天的元年,此后商业航天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资本是行业的巨大推手和推动力量,因为资本的引入让商业航天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但是,牛旼认为资本还不够多,还需要引入更多资本进入,从供给侧创造更多需求。

商业航天已呈现几何级增长

从2015年政策破冰开始,商业航天便如破竹之势,迅速增长。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吴志坚在会上透露,从经济规模来说,2018年全球的航天经济收入将达到4000亿美元,而来自商业航天的收入将达到3300亿美元。

而从参与主体的企业数量来说,商业航天已经从去年的30多家增加到目前的百余家。目前从事运载火箭的商业企业有49家,其中国有企业8家,41家为民营企业,从事卫星制造的企业有15家企业,其总规模将达到千颗以上的卫星制造。

未来宇航研究院也出了《2018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投资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商业航天虽然只是发展的初期,却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无论从公司数量还是资本、市场需求来看,商业航天都是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可以说是几何级数量的增长。”牛旼表示。

牛旼认为2018年蓝箭航天的朱雀一号首飞对整个商业航天来说都是比较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但是一提到商业航天,似乎首先想到的就是Space X。对于什么时候中国出现Space X这样的企业,牛旼认为,中国商业航天还需要深耕核心技术。

“商业航天要的是性价比,要实现成本和可靠性的平衡。”牛旼解释道,“如何实现成本和可靠性的平衡,核心还是技术创新。因此我们还需要向Space X学习技术创新。”

除此之外,牛旼还提到了一点,商业航天几乎都是技术人员出身创业,需要更好的宣传和营销自己,这也是学习的必修课。

商业航天还需大量资本涌入

从2017-2018年间涌入了很多商业航天企业,遍及产业链各个环节。有人认为商业航天有过多泡沫。

对此,牛旼则表示商业航天确实有泡沫存在,但泡沫还不够大。“没有泡沫我认为不正常。没有泡沫就意味着这个产业不会有发展,我认为肯定需要泡沫。 ”牛旼认为。

而且,牛旼认为商业航天还需要更多资本进入,来实现供给侧创造更多需求。

“资本的推动是持续性的,我认为商业航天需求的爆发会在3-5年之内,其中标志性的事件就是BAT互联网巨头的进入。”牛旼认为。(静静)

以下为网易科技独家专访未来宇航研究院创始人牛旼部分实录:

网易科技:今年商业航天日,未来宇航发布了一个关于商业航天的报告。我们是基于怎样的目的去做的这样一个报告。

牛旼:去年航天日的时候,我们发布了2017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投资报告。我们也希望通过发布报告,一个是让更多人去了解和关注商业航天,特别是能关注到中国近几年商业航天产业的高速发展,另外也非常欢迎更多的资本能够关注这个领域,助力整个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网易科技:那您能观察到的这两年商业航天的变化是什么?

牛旼:可以说虽然整个商业航天我们从2015年把它 10f0 作为商业航天的元年,其实到现在三年多近四年的时间,它虽然整个产业属于一个发展的初期,但是它的增速是非常快的,而且从今年和去年相比,可能说是更多的资本涌入到了这个领域。

我们认为其实资本会是一个行业巨大的推手和推动力量,我认为更多资本的引入,也是对这个产业在今后几年也会带来爆发式的成长。

另外还有一个,我认为在2018年,蓝箭航天的朱雀一号的首飞,它可以说是整个中国商业航天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里程碑的事件。

网易科技:这个增速更多是体现在资本层面?

牛旼:从公司的数量上,从资本上,从整个市场需求上,包括从卫星计划各个方面来说,其实都是一个爆发式,几何级数的增长。

网易科技:一提到商业航天,大家更多想到的是Space X,您认为中国什么时候能出一个这样的企业?

牛旼:我认为第一中国一定会出现像SpaceX的企业,当然有可能不是一家SpaceX,也有可能是多家像SpaceX这样的公司。

对于我们国内来说,一方面我认为其实我们更多的要深耕自己的核心技术,要商业航天的核心是性价比,就是要通过成本和可靠性的平衡。

那么,怎么实现低成本和高可靠性,我认为这个核心就是技术创新是动力的源泉。不能光一味注重成本而忽略了可靠性,也要保证可靠,因为航天毕竟是一个,相对来说一次发上去,如果出现问题很难去现场维修的,很多都是一次机会,那么其实对于商业航天的核心就是性价比,就是可靠性与成本的平衡。

解决这个核心问题的办法就是技术创新。所以我认为其实我们要向SpaceX学习技术创新。

另外一个就是对于商业航天企业来说,因为很多商业航天企业都是由航天系统内的人出来创业,或者参与创业的这样的企业。那我认为像SpaceX一样,要更好的去宣传和营销自己也是他们需要做的必修课。

网易科技:商业航天发展特别迅速,但也有人感觉行业里有很多泡沫?

牛旼:我认为泡沫是肯定有,但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个泡沫还不够大。中国的航天技术有六十多年的积累,无论是载人航天,包括登月,这些都是更高的技术了,然后包括火箭卫星,其实都是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创业。

这些已经是被验证过的技术,就是我们的技术是可以实现的,不像AI和无人驾驶,那个结果能不能实现还是未知的。我们现在其实解决的就是怎么用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去实现这些技术的目标。因为那个目标实际上已经被验证过,我只是解决商业化,解决低成本、高效率的问题。所以我认为肯定会有泡沫,没有泡沫我认为不正常。没有泡沫就意味着这个产业不会有发展,我认为肯定需要泡沫。

所谓的泡沫是什么,就是可能资本的供给会更多一些,但是我们认为目前这个资本还不足够多,或者说其实还是没有,还需要资本去推动,去激发更多的市场需求。

网易科技:您感觉还需要更多资本进入?

牛旼:对,我认为商业航天需要供给侧去创造需求。

也就是说现在的市场需求并不充分,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技术就够解决了呢?我认为不是,现在是到了一个产业变革的时代,变革的时代意味着什么?这就是资本的力量,资本的力量就是首先要推动供给的改革。

(编辑:南京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