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第一股狂赚狂亏的游戏
嘉楠耘智正式加冕全球区块链第一股。 美东时间11月21日,嘉楠耘智以嘉楠科技为名正式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CAN”, 发行价为9美元/股,募集资金为9000万美元。开盘上涨36%,报12.5美元/股,随即破发,当日收报8.99美元/股。截至发稿,嘉楠耘智股价为8.98美元/股,市值超14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市,是嘉楠耘智第四次征战IPO的结果。自2016年开始,嘉楠耘智就开始积极寻求上市路径。在冲击纳斯达克前,嘉楠耘智已经辗转过A股、港股,但次次铩羽而归,如今终于成功圆梦。 曾净赚超3亿,二次元宅男的生意经 嘉楠耘智的故事,要从2011年讲起。 那时,嘉楠耘智的创始人张楠赓还在北航攻读计算机专业博士。相传这位宅男创始人沉迷动漫和B站无法自拔,直到某天,他又迷上另一个“新宠”——比特币,并做出第一代基于FPGA芯片的矿机。 后来,张楠赓以“ngzhang”的ID出现在比特币论坛,推销自己研发的FPGA矿机——Icarus与Lancelot,慢慢的积累了一定的名气。但他为人低调,彼时的比特币有四大玩家 “李笑来、ASICME、南瓜张和烤猫”,而这位“南瓜张的是谁”曾成为币圈一大未解之谜。 2012年,美国专门开发比特币矿机的蝴蝶实验室(Butterfly Labs )宣布,准备研发一款性能更为先进的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 chip)矿机,如果研制成功,蝴蝶实验室很可能将掌控比特币世界超51%的算力。为抢占先机,张楠赓找到美籍华裔程序员郭逸夫(Yifu Guo)一起研发ASIC。 值得一提的是,在研发ASIC矿机的过程中,团队曾遭遇技术瓶颈。在申请休学未果的情况下,张楠赓心一横,在人人网上敲下这几个字,“休学失败,直接退学。”从此专心创业。 这份付出很快有了回报。2013年,嘉楠耘智赶在蝴蝶实验室前面,推出了全球第一台比特币矿机,开创了ASIC新纪元,张楠赓为矿机取名“阿瓦隆”。“阿瓦隆” 是日本动漫《Fate》中最强防御武器的名称。 2013年,张楠赓和他的合伙人李佳轩各自出资10万元成立了“北京嘉楠耘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到公司初创时的情景,张楠赓曾辛酸的感叹,“团队不足10人,社会招聘过很久,招不到人”。 如今俨然是另外一番景象,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从比特币矿机算力和出货量来看,嘉楠耘智已位列世界第二,旗下业务分为区块链超算设备和AI边缘计算芯片两个方向。 从业绩来看,2017年、2018年,公司分别实现净收入13.08亿元、27.0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76亿元、1.22亿元,2019年上半年亏损3.3亿人民币。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嘉楠耘智的预付款金额较去年末暴增近三倍,预付款支出达到了5.3亿元。 矿机业务是嘉楠耘智的支柱业务。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比特币矿机以及其他比特币矿机零配件的销售额分别占嘉楠耘智总收入的99.6%,99.7%和99.4%。 而矿机业务的强势,令嘉楠耘智在上市的过程中吃了不少“苦头”。 关于上市: 这是一个屡败屡战,屡败屡战的故事 上市这条路,嘉楠耘智走了三年,过程可谓相当曲折。 2016年6月,嘉楠耘智尝试借壳A股上市公司“鲁亿通”登陆A股。彼时鲁亿通拟作价30.6亿元收购嘉楠耘智100%股份,但因存在“借壳”上市之嫌、估值过高等原因,深交所连发三道问询函,最终上市计划搁浅。 2017年8月,嘉楠耘智又将目光瞄准了新三板。但当年监管趋严,9月政府相关部门开始禁止境内一切加密货币交易,嘉楠耘智遭到多轮反馈问询,最终在2018年初撤回挂牌申请。 2018年5月,不死心的嘉楠耘智决定转战港股,拟以红筹形式在香港主板上市,6个月后,港交所官网将嘉楠耘智的上市申请归为“失效”一列。 三次失败,消磨不掉嘉楠耘智冲击IPO的信念。回望过去几次失败,嘉楠耘智联席董事长孔剑平总结,“我们从来没被否过,都是被不停的问,一个问题接下一个问题。我们过于乐观的估计了监管层对这个事情的理解,时机没成熟。” 事实上,除了嘉楠耘智,“矿机三巨头”的另外两家,比特大陆和亿邦国际都曾先后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至于折戟原因,港交所曾就比特币矿机生产商作回应,指其不满足港交所的核心原则“上市适应性”。关于上市适应性原则,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如是解释,“即拟上市公司给投资者介绍出来的业务模式是否适合上市?比如过去通过A业务赚了几十亿美金,但突然说将来要做B业务,但还没有任何业绩。或者说B业务模式更好,那我就觉得当初你拿来上市的A业务模式就没有持续性了。还有就是监管之前不管,后来监管开始监管了,那你还能做这个业务,还能赚这个钱吗?” 币圈市场,起起伏伏。矿机厂商营收和业务表现受到比特币价格波动的影响太大,嘉楠耘智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积极谋求转型。在招股书中,它将自己定位为一家聚焦AI芯片研发生产的“半导体公司”和“领先的超级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 而嘉楠耘智探索AI芯片业务,其实从2017年起就开始了。今年5月,张楠赓放话要“用3年时间实现矿机和AI业务收入1:1,2019年公司的AI业务收入预计达数千万元级别”。 但往往理想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招股书显示,嘉楠耘智AI产品在2018年下半年产生收入约为30万元,在2019年上半年仅盈利50万元,靠芯片赚钱,依然任重而道远。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投资界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编辑:南京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